Profile
Blog
Tagboard
Links
霖星天地 为学生而设的小小世界 因为有了你们 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写作 让我证明自己活过
I have a dream. - Richard Clayderman
而活着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Yours Truly
没有人能告诉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只有自己体会了、感悟了,才能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有梦想,就要去追寻。人,都只活那么一次。聆听自己的心,你会知道自己要的幸福是什么。。。。。。
I have a dream. - Richard Clayderman
I have a dream. - Richard Clayderman
星期六, 八月 11, 2007
满月啦!
每天都在告诉自己,一定要更新贴稿了,可是总是明日复明日,一直拖到现在才挤出了时间来写。其实这一个月下来,一直都有很多事、很多感想欲和大家分享。然而,由于整个月来忙着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而且间中还有朋自远方来(一个接一个),所以,没有多少暇时来写博客。白天除了忙着开会和校访,晚上还有很多应酬。早前,家里也有些急事,把放工后的时间留给家人和朋友后个人的时间真的所剩不多。每天晚上都很想熬夜写博客,可是一想到会把身子拖垮,便只好忍痛不动键盘。
今天终于下定决心,不管怎么样,都要写点东西了。实在太技痒了,满腔的话真的不写不快,而且再不写,就快把想说的都忘了!我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每星期至少要贴一次稿,不可以再这样“明日复明日”了。人的惰性就是这样养成的,我们总有层出不穷的借口和理由,给自己办不到的事一些开脱的途径。这实在很不应该。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复明日,岁月成蹉跎。”
孩子们,还记得我让你们默写的这首诗吗?
老师我呢,时时以此为座右铭。这次下定决心来个“写博客”宣言,就是要鞭策自己“用功”,不可偷懒。我有个教师朋友天天都贴稿,而且还不止一个博客;她也是个很忙很忙的老师,却常常一天之内可以贴上长短不一的稿子,真令人钦佩!我得像她看齐,所以,你们也别偷懒,要常常来这里留言,锻炼一下文笔。可以的话,尽量用华文写。我还是比较喜欢和你们用华语交流。
好啦,让我把这一个月下来的人与事好好和大家细说:
转到教育部来工作迄今已经有五个星期了,我算是满月啦,对教育这份事业有了更深的诠释和了解。真的很感激尚育小学的校长,关念女士和主任,张福财先生,的提拔和关爱,让我有机会在总部这里体验教育事业的另一面。当初,就一直无法想象,幕后编排课程等工作是怎么一回事。现在“深入其境”,才对里头“包罗万象”、“千变万化”、“瞬息万变”、“有增无减”的工作性质有了更实在的理解。
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和在学校前线教学的工作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老师们总是处于“水深火热”、“迫在眉睫”的紧张状态。从学生到家长,各个人事层面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除此之外,校方时不时也会为了配合一些节日/行动研究/专题报导与分享/交流计划等课外活动,搞得老师们精疲力尽、苦不堪言。 尽管如此,但是许多老师们还是喜欢留在前线,因为他们能从孩子们的身上得到很大的推动力和满足感。看到孩子们有长进,看到他们学习的欢颜,老师们多苦也在所不惜。
在教育部里,我们也曾都是站在前线的老师,对学生也有同样的炽爱。大家也同样是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出发点。只不过,我们不再直接和孩子们有接触,更多的是和老师们的沟通以及与校方合作的机会。那种“官”与“老师”的双重身份,其实很多时候是个阻力,使老师们不敢/不想把真心话透知,而我们其实最需要老师们的信任与共鸣,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有意义。部里面的忙是前线老师们无法想象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那种责任的重担和精神的负担。我才来了短短五个星期,几乎每天都有会议要开,有好几次还是马拉松式的,从上班时间开到下班时间,一个接一个,外加好几场的新生推介会(induction programme),简直分身乏术。后来还跟着前辈们去校访,在部里办工的时间就更少。这里要兼顾的各大板块,比起学校里的工作,部里的来得更复杂和棘手。因为是全国性质的影响,每一项计划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容疏忽差错。试想想,每一个推到学校的计划是影响一代人的学习与成长的呀!我们怎么可能随随便便,不经过多方考量便草草了事呢?
如果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行行都有难解的怨”。不管在哪儿工作,都有它可取可挑之处。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投入其中,化艰难为动力,勇往直前,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很有幸的,我在一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这样的朝气和意志。刚来报到时, 部里有几位大学和理工学院的实习生, 号称小天使:
来自南大的三位女生---慧君、炜滢、依桦----俗称“南大三侠”“;
来自义安的另外三位女生----嘉珊、嘉琪、蕙瑜----俗称“义安三株”
她们都是芳龄十八九岁的小女生,处于这样的二八年华,正值令人艳羡的黄金岁月。然而,她们在部里实习的经验却让她们增长了不少见闻和感悟。一般人对总部工作性质的误解,他们起初都有。几个月下来的实习却逐渐令她们改观,直到她们要结束实习生涯,在一次大组会议中发表感言时,我们才发现小小女孩们其实看得比许多大人更透彻和清楚,而且更能体谅和包容。他们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犯错,衷心地听取前辈们的每一次批评和指责,挖掘出每一个学习点,就连最无谓、看似简单容易的工作,他们皆认为也有它值得学习的东西。
嘉琪说:Every little thing has a learning point.
这样的学习心态是多么可取呀!很多成年人都要自叹不如!曾几何时,我们被现实中的忙忙碌碌麻痹了那颗原本纯真积极的进取心?
可爱的炜滢也透露,她曾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教育部的一切,深感这里是官僚场所,人事一定很拘谨沉闷,对这个地方是敬而远之。没想到被派到这里来实习后,她便大大地对这里的人与事改观,感觉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里的人,不但风趣幽默,而且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奉献精神常令人乍舌。课程发展与规划的工作是多么的吃力不讨好。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编写出来的课文,外人总是只挑它的毛病,只看到不足的地方;小天使们却看到了这群幕后默默耕耘的课程规划员们的任劳任怨,以及如何绞尽脑汁,为老师们编制一套适用有效的教材的过程。
我曾是试教学校的协调员,和总部的同事们常有联系,对他们的工作略知一二,所以明白小天使们所言非虚。这一组老师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心劳,而今我也加入了阵容,更能体会策划之苦、实践之辛、落实之重。这“重”指的是责任和影响;大家都不希望一改再改,都希望新课程成功。这一切的期待便成了我们这组人的重担,大家必须为肩负的使命负起承担的责任。但是这责任其实也属于占在前线教学的老师们。如果没有他们的配合和理解,一切都是枉然。也因此,小天使们亲睹我们是如何努力地与学校的老师们沟通,让他们能和我们站在同一条联盟线上,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要和老师们取得共鸣,架构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规划员们花在这方面的精力和时间是无从计算的。小天使们为这群老师们无私的奉献,肃然起敬,也为自己奠下了很扎实的功作态度的基础。
嘉珊、嘉琪和蕙瑜在实习的最后一天,为了把老师们交待给他们的任务做好,不惜连午餐也不舍得好好吃一顿,宁愿打包,以便抓紧时间赶工。甚至到了下班时间, 他们也还不肯走,坚持把工作做后,才“功成身退”。
我看在眼里,是万分地感动,小小年纪就懂得什么叫“责任感”,小天使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自己成长、成熟了许多,更懂得处事待人之道?是的话,记得要感激把你们一手调教出来的彩燕老师哦!
我也很感恩上天为我安排了那么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虽然我依旧很想念学校里的同事和学生,但是我也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每次看到部里的同事们到了下班时间还没有离开的意思,有些还在统稿、有的回电邮、 写报告、拟计划书,还有在开会的,总之,大家是竭尽所能都要把工作做好。不仅仅是敬业乐业的精神,办公室里还常常萦绕着“坚持到底也要把工作做好”的力求卓越气息。
这样的投入、这样的热忱,能不感动吗?
8/11/2007 11:48:00 下午
Tagboard
Exits
Link
Link
Link
Link
Link
Archives
三月 2006
九月 2006
十月 2006
十一月 2006
十二月 2006
一月 2007
二月 2007
三月 2007
四月 2007
五月 2007
六月 2007
七月 2007
八月 2007
九月 2007
十月 2007
十二月 2007
一月 2008
二月 2008
四月 2008
六月 2008
Credits
Host:
Blogger
Software: Adobe Illustrator CS 2, Macromedia Flash Pro 8
Resources:
1
Layout ©
Xav
qior